跳转至

快速商品选购

随着经济发展,商品琳琅满目,而此时想要找到质量可靠的产品就显的颇为困难。我总结了一些自己常用的办法,虽然说是“快速”,实际上也是需要反复的对比甄选,依然是很耗费精力的。这个筛选办法也主要是针对一些小众品牌或者说白牌产品。如果是众所周知的品牌那并不适用,比如手机这个品类,能说的出来的华米OV+苹果那是另外一套筛选规则了,再比如汽车这些大众消费品,判断纬度太多,还有外观颜值,甚至还有情怀的影响,都不在本文的逻辑之内。

找到关键点

就好比投资一个公司,会对比盈利能力,市场规模,或者潜在市场。但其实最最重要的是看被投资公司的领导人能力,就好比人们投资小米看的是雷军,因为他之前就有过创业成功的经历。你看还会有人投资贾跃亭吗?
所以我们选择产品的时候,也主要是看背后的公司,看这个公司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只为了挣钱,还是为了把产品做好。

电商渠道选择

对于一些白牌产品,工具类的,我还不知道怎么总结,就比如说厨具锅碗瓢盆,服饰包包,或者说排除掉食物、卫生安全相关的,都可以试着去阿里巴巴1688里面去找生产商。
举个例子,想要购买一把菜刀,也许听说够王麻子、十八子作等等的牌子,但这种工具类的而且生产难度不高的,就可以去1688搜索购买。类似这种白牌产品都是由那几家工厂生产出来,然后在淘宝拼多多上大量铺货,与其在淘宝上筛选一模一样的商品,不如直接去源头工厂,能减少筛选成本。

生产商的选择

先列举一些容易看到的

  • 工厂的成立时间,以我个人的经验看,超过3年的工厂算是熬过初创期,能力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
  • 看工厂面积,工厂人数,这两点要结合看,比如5000平方的工厂就10多个人,那显然不合理,就算是高科技公司也不会只有这点人的,另外就是横向对比同类型工厂的面积和人数,我认为是越多越好
  • 还有当你在1688按照工厂进行搜索的时候,工厂介绍区域会列出几个相关商品,这里越多越好,通常最多现实4个,这说明工厂关于你的需求有足够多的被选项,而且同类商品多说明经验也丰富

以上是在工厂列表页能看到的,接下来是需要看工厂介绍进一步甄别的

  • 在工厂的商品列表页就可以大概看一下工厂生产产品的种类,这里的种类越多其实越不好,工厂的能力通常是有限的,除非是集团型的工厂可以涵盖相关的种类多一些,一般的工厂种类都是比较单一的。举例子做鞋类的工厂如果也卖衣服,那就要慎重了。再比如一个卖刷完海绵的还卖砂纸这是正常的,因为百洁布也算是打磨材料。
  • 再就按销量排序看,我认为销量比较平均的属于健康的工厂,那些单品销量特别突出的,可能是主要做的引流款,无非是靠低价带动其他的商品,那商品质量就很难有保障了。
  • 再按价格降序,看看工厂的高端品,首先是看有没有明显价格等级差异,比如高一两个档的,然后看这些产品有没有销量,这点主要是看工厂有没有高端生产能力,这样的工厂通常有技术储备,那么他的低端产品会有高端产品的技术下方,或者共用部分产线,产线的精度会高一些。
  • 也可以在看看工厂的信息披露,越多越多,越多说明工厂敢展示自己,你要相信有能力的厂商不会藏着掖着的,有实力都会表现出来的,比如车间图片啊、专利数量等等东西。
  • 商品图的统一性,商品图上是不是会写上工厂名称,是不是都是有统一的格式模版,这说明工厂是有能力展示自己的商品,不是拿网图就过来卖的。不要觉得展示商品很简单,在电商工作做过的同学都知道,公司是很扣的,能省钱的地方必定会省钱。一个是直接拿别人的图来卖,这是0成本;要么就是拿别人的图,自己顾一个设计只在电脑上P图,这个成本是1;再有就是外包或者自己搭建拍摄场地,同时顾摄影师和设计出图,这个不但成本是2,而且效率还特别低。
  • 接着上面的一条,说一下同款不同色的产品图,如果你看不同色的产品图,无论是角度,褶皱,阴影都是一样的,这说明是纯PS出来的,虽然这样做省成本,但是省下的成本也不会让利给你的,其次这样做必然与现实商品有色差。
  • 工厂的评分,这个似乎只能在网页端查看,app是看不到的,也可以参考对比一下。

商品级别的甄别

对于有些产品有明显指标的,敢写出来的,都算不错的了。
我说的不是在宣传页上花里胡哨的介绍,通常都是放在页面最后的产品属性信息。举些例子,选择显示器不是看的宣传页写的绚丽色彩,而是要知道sRGB覆盖率,delta E是多少;看灯泡也不是宣传页说晚上有多亮,怎么护眼,而是要看功率是多少,亮度流明是多少,RA显色指数,甚至频闪;看食品也不是说宣传页写的多么正宗,用料多么实在健康,我要看的就是配料表这些本应该有知情权的。
还有涉及到国标的,要看有没有,对不对,通常只要敢标识出来,问题都不大,毕竟一堆打假人盯着呢。包括是否符合3C之类的,这些都是最重要的。
最终总结就是看指标,不要看宣传。
如果是1688还可以看到根据采购量的多少,价格上会有区别,通常量大优惠越多,但是如果出现最大优惠超过了30%,那就要斟酌一下了。随着现在信息越来越透明,这些白牌商品的价格也是很透明的,基本上是一分钱一分货,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,要么说明卖家不想买个散客,要么就是坑一个是一个。

补充一些额外的点

  • 对于服装要单独拿出来说一些,如果追求低价能穿就行,可以选择工厂。但是服饰这是一个比较吃设计的,我曾经筛选的时候选择的只筛查工厂,总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款式,后来把条件换成“找供应商”(app上是“店铺”)才能找到我想要的商品。这是因为服装这样的品类,设计、版型、生产三者的占比都是同等重要,而工厂之战其一,真正的大头都在设计公司那边,所以不用太渴求在工厂里面找到款式好质量好的商品。
  • 我还要为拼多多说一句,这次找刹车灯,我在淘宝里面搜索后,然后用“天猫”筛选,可以说是一堆杂牌怼脸,但是在拼多多里面,在使用“品牌”筛选后,备选商品比淘宝好太多了。